7月30日以來,我省水稻主產區出現晴熱高溫天氣,部分地區超過39℃,據氣象部門預測,8月10日前高溫天氣仍將持續。當前,全省一季稻總體處在分蘗末期至拔節孕穗期,江淮丘陵崗地、大別山區、皖南山區的部分早中稻處于破口至抽穗揚花期,再生稻頭季處于灌漿結實期。丘陵崗地及缺水地區易出現旱情,對抽穗至灌漿階段的水稻可能會造成小花敗育,花粉破裂,影響正常授精,結實率、籽粒充實度下降。為切實做好高溫熱害防范,力爭水稻獲得好收成,應及時做好應對技術措施。
1.強化水分管理,防范高溫影響。堅持以水調溫,對處于拔節期的一季中稻,要發揮其植株自身蒸騰的生理降溫能力,實行3-5厘米水層和干濕交替的間隙濕潤灌溉。對孕穗至揚花期的中稻,田間保持8-10厘米的深水層,以降低穗層溫度。灌漿期可采用干濕交替保持田間濕潤,防止高溫干旱疊加影響。水源有限的地方,積極引、提水抗旱,堅持灌跑馬水,特別是進入孕穗期的水稻要優先灌溉,保證生理需水。
2.科學補追穗肥,增強植株抗逆能力。對處在拔節期的根外噴施3%過磷酸鈣溶液或0.2%磷酸二氫鉀溶液,外加噴施生長調節劑、葉面營養液肥,以增強水稻植株對高溫的抗性。對處在孕穗期的視苗情普遍追施1~2次穗粒肥(促花和保花肥)。對處在抽穗揚花的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2次,以增強植株抗性,促進籽粒灌漿。
3.注重監測預警,加強病蟲綜合防控。加強病蟲害監測預報,及時做好稻飛虱、稻縱卷葉螟等蟲害達標的防治工作,同時搞好在破口前后及穗期的稻曲病和稻瘟病防控,減輕病蟲危害。規范田間飛防方法,避開高溫作業,提高防治效果。
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
0551-65316938
0551-65320226
ahqygk@163.com
合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大道98號